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方案》明确,2019年至2021年,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一起来看看有关专家对《方案》的解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立足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人才队伍建设三个维度,兼顾当前和长远,政策明确、措施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方案》提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主要围绕三类群体展开,一是针对企业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二是针对就业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三是针对贫困劳动力和贫困家庭子女开展技能扶贫工作。这三类培训切中了当前职业培训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
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事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职工队伍稳定。因此,《方案》把职工培训列入本次行动的重中之重,确定要重点抓好岗位培训、高技能培训、中小微企业培训、安全技能培训和困难企业转岗培训。通过广泛的培训,全面提升企业职工的技能素质。
加强对重点就业群体的培训,是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的关键。《方案》要求,要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青年、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持续实施农民工“春潮行动”、“求学圆梦行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返乡创业培训计划等专项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通过技能扶贫,解决贫困人口的技能和就业问题,是脱贫攻坚的有效措施。《方案》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确定要聚焦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鼓励通过项目制购买服务等方式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下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帮扶和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深入推进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和深度贫困地区技能扶贫行动。通过落实上述措施,把技能扶贫工作推向深入,为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作出贡献。
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在培训内容上,《方案》提出,要创新培训内容,确立需求导向,坚持三个“围绕”:一是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开展培训;二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循环农业、智慧农业、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新产业培训,加大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职业新技能培训力度;三是围绕促进创业开展经营管理、品牌建设、市场拓展、风险防控等创业指导培训。这使培训行动既促进了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也满足了社会需求。
《方案》还要求,要将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法律意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环保和健康卫生、就业指导等内容贯穿职业技能培训全过程,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能力,真正做到人岗匹配。
在培训形式上,采取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等方式,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等活动,短中长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学制教育与非学制培训相结合,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满足各类劳动者的需要。
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三年完成5000万人次的培训,任务十分艰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要鼓励支持劳动者参加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方案》提出了一些有效政策,明确企业要为职工培训创造条件,与参训职工协商一致灵活调整工作时间,保障职工参训期间应有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由政府直接给被培训者以资金补助,符合条件的劳动者都可以获得补贴。
关于如何激发培训主体积极性,《方案》主要从支持企业兴办职业技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扩大培训规模、鼓励支持社会培训和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工作三方面提出要求。应当特别指出,技工院校历来就是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当勇挑重担,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在大规模职业培训行动中实现转型发展。
充分有效的资金保障是这次培训行动的一大亮点。《方案》对各类人员的培训补贴标准和渠道,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基本实现培训对象全覆盖。同时,支持地方调整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并赋予地方一定自主权,有利于各地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政策,推动培训工作落实。此外,《方案》强调要强化资金监督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和专项审计工作,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保障资金安全和效益。
有针对性地实施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工作的基本保障。为确保技能提升行动落到实处,《方案》有针对性地从强化政府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培训管理服务水平三方面提出要求。
《方案》明确要在国务院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框架下,健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等各方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方案》要求省级政府要建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形成省级统筹、部门参与、市县实施的工作格局。
在管理服务方面,《方案》强调要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放管服”改革,对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目录清单管理,优化培训补贴支付方式;健全培训绩效评估体系,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估,切实加强对培训机构和培训质量的监督管理。《方案》还要求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为劳动者提供便利的评价服务。
作者系原山东劳动技师学院党委书记 崔秋立
《方案》的意义
重要性。《方案》的出台和实施,对于国家保持就业稳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方案》涉及技能培训、技能评价、技能就业创业三个领域,是国家对职业技能提升工作的新部署,标志着职业技能提升工作迎来了健全机制、完善体系、有效运行、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紧迫性。紧迫性表现之一: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任务艰巨,需要“快马加鞭”。《方案》要求:“经过努力,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3年时间达到上述两个目标,难度很大,但十分必要。紧迫性表现之二:从国内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情况来看,我国就业难与招工难同在,技工的短缺从过去的局部性演变为现在的全国性;从过去的阶段性演变为现在的常态性。经济要转型、产品要过关,就必须大规模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创新性。《方案》有批量性的政策创新。政策的供给可归纳为四类:简政放权类、资金扶持类、破壁贯通类、质量监管类。整体上是“四个前所未有”:培训规模前所未有、资金投入前所未有、改革项目前所未有、创新性政策供给前所未有。
《方案》的特点
培训规模大。《方案》的主要任务就是实施“315”行动:3年时间,国家投入1000亿元,完成培训5000万人次。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培训内容新。《方案》明确要求所有工种培训都要开展职业技能、通用职业素质、求职能力3个方面的培养,并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工匠精神、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环保和健康卫生、就业指导等8个要素贯穿职业技能培训全过程。
资金补贴全覆盖。《方案》涉及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全部有政府资金的补贴,充分体现国家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
“放管服”改革方面的诸多突破
放权方面主要有以下突破: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可在规定的原则下结合实际调整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生活费补贴人员范围和条件要求;市(地)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可在规定的原则下结合实际确定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县级以上政府可对有关部门各类培训资金和项目进行整合,解决资金渠道和使用管理分散问题。对企业开展培训或者培训机构开展项目制培训的,可先行拨付一定比例的培训补贴资金,具体比例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方可采取公开招投标等方式购买培训和评价服务。
监管方面主要有以下突破:加强对培训机构和培训质量的监管,健全培训绩效评估体系。对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目录清单管理,公布补贴性培训项目目录、培训评价机构目录,方便劳动者按需选择。
服务方面主要有以下突破:探索实行信用支付等办法,优化培训补贴支付方式。建立培训补贴网上经办服务平台,有条件的地区可对项目制培训探索培训服务和补贴申领告知承诺制,减少证明材料。探索建立劳动者职业培训电子档案,实现培训评价信息与就业社保信息联通共享,提供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
作者系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原校长 黄景容
地址:海城市海纳众创空间 EMAIL:service@hc136.com
本站由 七朵云 7clouds 运营